台灣蠶業歷史

臺灣蠶始於明朝永曆15年(西元1661年),鄭成功據守臺灣,獎勵農民種桑,並引進蠶種飼育。清光緒11年(西元1885年),首任巡撫劉銘傳鼓勵臺北富豪林維源氏栽桑養蠶並繅絲,奠定臺灣蠶業發展雛形。日據時期,日本人認為臺灣氣候溫和,四面環海,自然隔離,無傳染性家蠶病毒,為蠶種繁殖最佳環境。因此積極在臺灣發展蠶種製造業,並將蠶種運銷回日本供應農戶養蠶使用。民國22年極盛時期,國內製種專業場共有41家,年製種量可達254,000張(一張蠶種約1萬6000粒卵)。臺灣光復後,日本各蠶業機構相繼撤離,蠶種繁殖減少每年繁殖約4萬張,除供臺灣養蠶使用,另運銷大陸江浙地區,至民國39-61年,年繁殖量僅約1~2萬張。民國62年政府推行加速農村建設計畫,於各地成立蠶業專業區,推廣平地契作栽桑養蠶。當時主要以生產蠶繭外銷日本,因臺灣其國內桑葉終年常綠,一年可養蠶6-8次,民國69年普通蠶種繁殖量高達82,000餘盒(每盒約2萬粒卵),製種場由光復初期5家,增設至8家,栽桑面積達2,737公頃,專業養蠶戶3,109家,年產繭量182萬多公斤,外銷蠶繭大幅改善農村經濟,然民國70年後蠶繭外銷日本受阻,產業收入一路下跌,自75年後未再推廣栽桑,當時政府更鼓勵廢桑轉作,使得今日全國栽桑面積萎縮至約100公頃。

外銷蠶繭出口用檢定機

栽桑養蠶生產蠶繭外銷日本,70年代於各地成立蠶業專業區

TOP